相约五月天,共研演讲词

———江阴市高中语文“体验式学习课型”教研活动侧记
  • 2018-05-23
  • 浏览次数:39427

2018-07-16_152202.jpg

五月的江阴青阳,树木葱茏,繁花盛开,人们的心情也如这个季节一样灿烂。23号上午,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在江阴市青阳中学举行了高中语文“体验式学习课型”教研活动。本次活动,荣幸地邀请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肖培东先生莅临指导。三段时间,向来自全市高中的与会教师代表呈现了两节课和一堂讲座,即江阴市青阳中学殷邦来老师执教的《不自由,毋宁死》,肖培东老师示范课《奥林匹克精神》及其以“文本解读”为主题的讲座。

第一节课,殷邦来老师执教的《不自由,毋宁死》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帷幕。课堂伊始,就进入正题,学生谈谈个人演讲的经历;随后,师生共同提炼出全文的主旨句及其每段的中心句,学生感受到文脉之所在;在不断的追问中,明确了本篇演讲词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特征;初步感知之后,瞬即进入文本细节赏析之处,在潜移默化的涵泳中感知激情澎湃、雄辩有力、谦和有礼的语言魅力;随之,顺势得出帕特里克·亨利的人物形象特点;最后,一位学生试着演讲文段,获得了大家真诚的掌声。在评课环节,著名特级教师寇永升先生真诚地指出,本堂课具有文本学习和演讲体验两个方面的特征,学生应力求做到走进语言现场,在演讲中学会演讲。

2018-07-16_152211.jpg

第二节课,肖培东老师示范课《奥林匹克精神》惊艳全场。整堂课,学生在演讲情境中学会倾听、学会演讲。

起先,课堂播放2008年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学生沉浸其中,并回答都听出了什么?接着,学生分段倾听全文,并回答老师事先预设好的若干主问题,即奥林匹克精神同纯粹的竞技精神有什么区别?在开头两段的演讲中,为了阐明观点,加深印象,顾拜旦先生用了一个怎样的短语来诠释奥林匹克精神?“敲响重开奥林匹克时代钟声”的原因是什么?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包括哪些内容?在倾听过程中,当有些学生捕捉不到有效信息的时候,肖老师提醒大家要作必要记录。这是第一阶段,教会了学生倾听的方法。

课堂,继续美好。紧接着,学生面对投影上的几幅洋溢着奥运精神的感人画面,他们的记忆被唤醒,说得很幸福。此一渲染过渡后,课堂便进入学生体验演讲阶段。这,是最难的教学环节,也更是教学价值之所在。老师选出三段文字,以点带面,指导演讲;与此同时,学生分段体验演讲。一个词、一句话,语气、语调,自我状态、体态语言,等等,都能令大家情深深、意浓浓。

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课堂上实实在在地得以提升,语文的灵动在语言文字中深深地扎根。浅浅地教语文,“浅”在让我们所有人为之感动。

最后,肖老师讲座,主题为“文本解读”,继续精彩。这,便把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这,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促使在场的所有教师都以教育的美好姿态更加稳健地行走在语文教学之路上。肖老师提出了文本解读的八条“金科玉律”:这是什么类型的文本,即文体特征;这是为什么而写的文本,即动机、背景;这是写什么的文本,即文本解读;这是怎样写出来的文章,即语言、手法;为什么放在这个单元,这个位置,即单元目标、编制意图;最能体现文本特色的重要语段是哪几个,即教学聚焦;当下,我们为什么要教这篇文章,即教学价值;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和学生可能读不懂的分别是什么,即学情预测。话音一落,会场掌声雷动。

五月之花,红红火火。一次短暂、实效而美好的江阴市高中语文“体验式学习课型”教研活动,就这样在这个美丽季节的江阴市青阳中学落下帷幕。这,不是终点,而是更好的起点。活动所燃起的语文教学热情,必将促使我们推动教学转型,加快探寻适合学生终生发展的语文核心素养路径,以期早日结成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