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需约取,薄发需深思

  • 2019-12-13
  • 浏览次数:7275

——上海著名特级教师余党绪老师到青阳中学讲座

20191211日上午,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余党绪老师在青中图书馆报告厅为高三学生作了以“阅读资源到写作资源”为主题的精彩讲座。姚惠民副校长主持了讲座。

余党绪老师积极参加二期课改工作,参与编写初中语文教材,积极探索语文教改的手段与途径,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积极探索语文人文性的落实,注重学生的人格构建和文化构建。主张扩大学生文化视野,提升学生文化层次,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文化精神修养。余党绪老师还积极探索“研究性学习”实施渠道,本着稳健积极的原则,开设研究性课程。本次讲座给高三学生带来极大震撼,让学生认识到素材的积累与运用对于作文写作的重要意义。

首先,余党绪老师开宗明义,把“阅读、写作、思考”比作三个齿轮,提出了从“阅读资源到写作资源”过程中的三个重要能力:判断能力、阐释能力、构造能力。余老师以丰富生动的实例,指导学生去分析判断。一篇作文,我们不能因为它的语言美、材料美就丧失了“判断力”,例如他以一篇“细节决定成败”的作文,分析了材料的不可信,分析了即使材料可信,也无法有力论证论点。明确了格言警句,更多的作用是用于勉励,而如果要用于论证,则需要一定的前提。余老师的讲座,引起了同学们对于作文“滥用”名言警句的警觉。

随后,余党绪老师又以一篇上海高考满分题“论杂”为例,生动形象地分析了该篇作文获满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同学别开生面的阐释。余老师没有停留于“务虚”的点拨,进一步以其所编书目,引导学生如何深入文本,选定角度,阐释到位。他用《三国演义》为例,以“功名与道义”的角度切入,列举多个重要人物的表现,来阐释结论“功名无罪,道义至上”,效果“务实”高效。

随后,余老师又建议高三学生多仿写、多仿用。当我们阅读中多比较,发现对象的独一无二之处;多整合,形成稳定价值观与判断力之后,要在写作中有意迁移与转化。

最后,余老师真诚祝愿高三学子明年高考取得佳绩,高三学生回以阵阵热烈掌声。

本次讲座引发了高三学生对于“阅读与写作”的过程性思考,使他们认识到仅仅阅读、一味写作都是不够的,从“阅读资源到写作资源”,要求他们自己在今后的阅读中学会比较、整合、迁移,才能真正地做到“可以攻玉”、“游刃有余”。

IMG_2864.jpgIMG_2900_副本.jpgIMG_2876_副本.jpgIMG_2911_副本.jpg